河边的错误余华小说改编电影戛纳提名拍摄如何与流浪地球2的影评相比哪个更令人印象深刻
在1987年,余华的这部小说以刑侦故事为框架,却映照出当时时代的风云与人物的心理转折。这些内敛深刻的情感,以及其外的哲思,就如同悬浮于故事之外、小说之内。三十年间,只有张艺谋曾考虑改拍,但因难度过高,最终选择了《活着》。初看,我以为它仅是将余华的小说改编成类似《杀人回忆》的电影。这并不奇怪,因为中国青年导演似乎都梦想着制作一部类似的作品,采用“悬案+小镇+粗犷男主”的模式,这让我感到失望。
同时,电影也需要通过一些视觉手法,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马哲的心理变化。这也是我认为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之一,即视觉和情绪之间缺乏连接。此外,由于希望观众更好理解马哲这个角色,电影还添加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家庭变故,这让原著中低调描写的主要矛盾被掩盖,而不自量力地透露家中的琐事,使得时代背景变得模糊,又显得多此一举。
因此,即使没有高度赞扬魏书钧版《河边的错误》,本文仍然从个人角度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但讨论前提依然是认为这部电影超过了基本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