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系列凭什么连续3部收获高口碑探索其在社会背景下的影响与意义类似辛德勒的名单影评中的深刻主题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阿耐的《大江东去》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描绘了一代人在变革中的探索与突破,这部网络小说成为首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随后,《大江东去》三部曲演变成了剧集《大江大河》系列。这段历史发生在1978年高考恢复和改革开放时期,我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和经济百花齐放带来巨大的变化。
自2018年第一部播出至2024年第三部完结,《大江大河》系列连续三年保持豆瓣评分稳定在8分以上,这样的口碑成绩并不常见,更难的是剧集水准能够保持高位稳定。在收官之日,我们有幸见到总导演孔笙以及导演孙墨龙,他们共同创作了这套剧集。
孔笙作为第一部和第三部的导演,以及第二部艺术顾问,是贯穿《大江大河》系列的“灵魂人物”。他谈到了改编故事的大要,以及爆款密码。他还提到,与小说里的宋运辉相似的经历,使得他决心将自己经历过的时代拍出来。
原本计划只拍两部分,但由于原定第二部分故事量太多,又增加了新的一部分。但无论是第一、二、三 部,都聚焦于改革开放年代立于时代浪潮的人物原则未曾改变。每个人物都代表着不同的经济模式:宋运辉是国营经济;雷东宝是集体经济;杨巡则是私人企业家形象。孔笙坦言,他们基本遵循原著,在人物性格上没有太多改动,只有对宋运辉做出了较多改编。
尽管导演换过几次,但王凯饰演宋运辉一直没有更换,他说:“像平行时空里的另一个我。”从第一季到第三季,他对角色进行了一些细节设计,比如戴眼镜,但是到了第三季,一切变得自然起来。王凯也表示,“他给自己设计了眼镜,戴了三部。”
董子健扮演雷东宝,也是一名变化最大的角色,从卖馒头的小男孩成长为商业界的人物,最终成为农民企业家,对这个角色的不同阶段都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于观众反馈中的猎奇元素,如小三事件,孙墨龙表示:“我对观众的反馈非常感兴趣,在信息时代里,我们不仅要完成作品,还要看到观众反应之后才算告一段落。”
面对这样的反馈,孔笙解释道:“猎奇元素容易引发关注,但这不是剧集重点”,希望通过这些故事传达的是,每个人都想改变自己,都积极向上,是一种怎样的历史精神。而《大江大河》系列凭什么连续3度收获如此高好的口碑?答案可能就在于他们坚持风格统一、讲述完整故事、把握人物发展和细节处理,并且始终保持一致的创作态度。这就是他们成功爆款的心法——把该做的事情做好,把做对的事情持续下去,就能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