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逆袭排片背后的自然之美英影评解读
导演乌尔善找到了冉平,希望他一起创作《封神三部曲》,但这次提前谈了标准,可能要创作8年之久。对方以为这个时间只是一个玩笑,但没想到,今年已经是这个项目的第十年。
改编“封神”题材并不容易,因为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围绕《封神演义》的影视作品数不胜数,从真人剧集到动画剧集,不亚于另一个经典IP《西游记》。“封神榜”的故事本就不完整,本就有很多民间的平话版本,因此增加了改编《封神演义》的难度。更何况,要把一本章回体的小说改成三部曲,每部又要独立成章,就连他自己也感叹,“三部曲的写作很复杂,有任何变化,都需要来回调整。”
于是,他找到了曾合作过《画皮Ⅱ》的冉平和冉甲男父女,一同开启了《封神三部曲》的创作。尤其是编剧冉平,他曾参与央视经典剧集《水浒传》的编剧工作,对改编名著有丰富经验。
《封神第一部》上映至今,排片逆袭,票房逆跌,现在累积超5亿,不少网友开始催促着后续两部的上映,也好奇后面故事的推进。不过,也有人觉得这次改编过于颠覆。两位编剧在接受1905电影网独家采访时也回应道,“我们没有颠覆《封神演义》,而是在小说里的东西进行重新阐述。” 我们试图从他们的话中找到观众对 《封神第一部》 不解的心理,以及适度打开观众对后面故事的好奇。
01.人物调整
导演乌尔善找到冉平,希望一起创作 《封神三部曲》,只是这次提前谈了标准,也许要花费8年的时间。对方以为这个时间只是一个玩笑,但没想到,这个项目已经持续10年之久。
2014年6月份,当时冉平和他的父亲开始为 《封 神 三 部 曲》 编写主要情节和人物。当时,他们需要确定核心人物,并考虑过姜子牙。但乌尔善希望故事更加具有历史意义。
他们想起宋元话本中的 “武王伐纣 平话”,这是基于原著 《 封 神 演 义 》 的基础,所以定下姬发作为主要角色。在原著中,姬发并非主角,其描述也不够详细,即使与殷寿相遇也是在牧野之战。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大胆地引入了“质子旅”的设定。
02.姬发与殷郊
相较于其他角色,如姜子牙、妲己、殷寿等,《 封 神 第一 部 》 结尾显示出姬发以及他的朋友殷郊之间的情感纽带。此二人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国家及其价值观。
尽管如此,在最初阶段,他们两人都是敌手。在电影的一段关键场景中,当所有人都认为战争即将结束,而各方领袖正在商讨停战协议时,无意间揭示了一些关于两人关系背后的深层含义。这部分内容虽然被删减,但依然能够看出两个人的紧密联系以及彼此之间存在的情感纽带。
03.修改重头戏
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电影中的两场戏:一场发生在食子的戏份;另一场则是在龙德殿内四位质子与伯侯们对峙。这两幕分别展现出了不同方面的问题及挑战,并且涉及到了重要的人物发展和主题探讨。
04.纣王与妲己
在电影中,与原著相比,对妲己做出了新的解读。她不再是一个祸国妖狐,而是一只被禁锢多年的狐妖,因误打误撞获得自由,她便向身为她的救命恩人的阴寿表示报答。在这里,她既不是红颜祸水,也不是古代文人的梦寐以求。她仅仅是一个拥有疗愈能力的小狐狸,是阴寿心灵上的慰藉,同时也是她心灵上的保护者。她并未像之前那样使用诱惑之术,而是以一种纯粹无私的心态出现,使得她变得更加贴近现实世界,让现代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她的角色性格所扮演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