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影评对校园暴力说不物品中的悲伤逆流成河有感
《活着》影评:校园暴力之痛,物是人非的悲伤逆流成河有感
在郭敬明的文学世界中,《悲伤逆流成河》这部作品几乎是我从小到大的所有语文老师都不推荐看的书。但我记得五年前有一段时间,我是半夜偷偷窝在被子里借着手机手电筒的光哭着看完这本书。与电影比较,原著的情节更让人感到窒息和心疼。
看过郭敬明的很多书,但唯独《悲伤逆流成河》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并不是因为小说的情节有多悲惨和疼痛,仅仅是因为这本书与郭敬明其他书相比写得更加现实,没有太多他一贯“浮华”的作风,而更多的是他对主人公易遥的心理与神态的刻画。这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校园霸凌的恐怖,再次回想起小说里的那些情节,我仍然能够感受到易遥面对校园霸凌时带给她的打击与对生活的绝望。
这部电影引发了很大争议,但我不觉得它烂,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它是继《我不是药神》之后又一部敢于直面敏感话题的电影,它背后,是无数被校园欺凌所折磨的心灵。另一个角度来讲,这部电影也还是属于很多人抵触的“青春疼痛片”的范畴内。但它并没有着重强调“疼痛”,也没有企图通过角色的悲惨来赚取观众眼泪。易遥被欺凌时没有哭,顾森湘死的时候也没有人哭,但这个爆发点就是易遥跳河那一幕。她没有回头,也没一丝犹豫,就像飞蛾扑火,明知前面的就是死亡,她却毫无顾虑地猛地跳下去。
“悲伤就像条大河,或许会吞没你,但也能带你去梦想远方。”如果绝望可以丈量,那么这绝望大概就是易遥梦里那条“无论如何也过不去的大河”,它是那么宽、那么长。我想,如果易遥没有遇见齐铭,也没有遇见顾森西,或许她还可以在无边黑暗中坚持下去。但因为有了光亮,有过从西边出来太阳的人类存在,她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只好选择决绝地走向死亡。
曾经我一度以为是一种懦弱行为,可当影片快结束时,易遥对那些人的控诉,那些回忆,如针一样刺穿她心里。“你们永远都不会承认自己做过的事有多恶毒,你们之后日子一样会过得舒舒坦坦,不用担心任何后果……”每个生命都像饱满而甜美的小果实,只有些生命被太早损耗露出里面皱而坚硬着的小核。不仅心疼易遥,更心疼像她那样不幸的人。 易遥说:“动没动手都一样。”确实如此,就像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
马丁路德金曾说:“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悲哀,不是在坏人的嚣张,而是在好人的沉默。” “校园暴力”这个可怕词语,每天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很多人选择避而不见、束手旁观甚至冷眼相待。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像顾森西那样,对易-verbal-说:“反击啊,小女孩!”更希望,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第二个容易受到同样命运的人。在这样的一场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无论身为谁,都应勇敢站出来,用自己的力量拆除暴力的墙壁,让爱和温暖照进每一个角落,让青春得到尊重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