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影评彭小莲导演活出传奇
在我生命的六十多个春秋里,这是第一个没有彭小莲的春天。她走了快一年了(彭小莲, 1953.6.26—2019.6.19)。八十年代初,我正忙于学术研究,一天突然接到她打来的电话,询问我的近况,并留下了她的电话号码。我立刻回拨过去,我们约定在上海电影制片厂门口见面。这次相聚,又是十几年没见了,其间我们都经历了很多变化。
跟她母亲一样,小莲是个骄傲的人,她总是昂着头,不掩饰喜怒,大声坚持己见。八十年代,她从北影毕业分到了上海电影制片厂,那时候我正在美国念硕士和博士,后来又开始找工作谋生。她写了一篇中篇小说《黑夜白昼》,一口气读完,我给她写了一封信祝贺。不久收到了她的回信,其中结尾的话“好好的啊,活出你自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九十年代,我们再次见面时,小莲已经成为导演。那段时间,她拍摄了一部关于建筑工地的纪录片,由于灰尘太多,他们选择去一家简陋饭店吃年糕,那里茶免费。我们聊得很开心,也谈到了她为什么决定回国的一些原因。之后二十多年,我们保持联系,每次都会有新的故事分享。
小莲最大的特点就是“真”。拍完《美丽上海》后,她开始拍摄《红日风暴》,一部关于胡风分子命运的纪录片。那时,大部分胡风案受难者已经离世,再不拍就来不及了。她毅然决然地背上摄像机,去各地采访在世的胡风分子。这成为了她的使命,要把真实历史留在人间。为此,她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财力,但也经历了精神炼狱。在全民追求物质享受的时候,她安于清贫简朴,为的是更准确地展现“真实历史”。
每当我打开书橱,就会看到那些由她精选出的书籍,每本都是她认为最好的作品。她最后一次来美国,是2017年的初夏,在那之前的一天,我开门迎接时,她像孩子一样欢呼:“你来了!高兴高兴!”那份热情、善良和感染力,让人难以忘怀。在短暂的相聚中,我们分享着笑声与泪水,与那个充满激情和理想的小女孩重温旧友,如同童话般美好而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