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资讯火爆保底票房电影圈热度飙升
李老汉的幸福生活在《叶问3》即将上映前,票房保底消息已经传出,预计达十亿元,这是继《美人鱼》之后,又一部高票房保底电影。现在,票房保底热潮在电影圈中爆发,让金融成为电影成功的保障。《叶问3》的高票房保底不仅是对观众期待的一种肯定,也显示了发行方对于这部影片未来潜力的信心。
所谓的票房保底,就是发行方和制片方之间关于影片预期收入的一个约定。当一部看好的小作坊开业时,它可能会获得早期市场调查后的一个金钱保证,即使最终成绩未能达到这个数额,发行商仍然要按此数额支付给制作团队,而超出这个数字部分,则按照更有利于发行商的比例进行分账。
这种现象早已不是新鲜事。在2014年,《心花放》的旅游与中影股份合作就曾经以5亿元为保底,最终成为了11.7亿元的大赢家。而博纳影业则为《后会无期》设立了3.5亿美元的门槛,并且在超出这一金额时,将获得40%的收益,最终该片收获6.3亿美元,是巨大的财富增值。
随着中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传统发行公司,还有越来越多资本投资者开始关注这块红火的地盘。此前,最受瞩目的例子之一就是和和影业、光线传媒以及龙腾艺都共同承担了《美人鱼》的宣传工作,以16亿到18亿人民币左右作为其主体支持。这也是资金背景丰富、新兴而擅长金融运作的事实证明其作为主体支持者的重要性。
然而,这样的合作也存在风险,如同失败案例中的《一步之遥》,它凭借着积累好的口碑和前作成功,但最终却遭遇口碑争议,只得以5亿人民币收场,使得最初做出了巨额投入但最后“哭晕过去”的那些人感到沮丧。
随着更多热钱涌入行业,与此同时竞争愈发激烈,有些甚至愿意倒贴抢夺资源。这些都是为了争夺网络版权、衍生品开发等更多机会;对于新兴公司来说,这样做也有助于迅速建立地位。不过,对于真正创造价值的是那些能够拍摄质量优良作品并持续在行业中存活下来的艺术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