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封神演义等老牌IP扎堆回归影视改编为何偏爱经典花样年华影评古装剧的时尚潮流
花样年华影评:古装剧的时尚潮流,老牌IP《红楼梦》、《封神演义》等扎堆回归,改编为何偏爱经典?
夏日档期临近尾声,《红楼梦》的电影预告片再次点燃观众的好奇心与期待。从选角到服化道,一切都引发了广泛讨论。而在这个暑期,《封神第一部》也吸引了一批“自来水”,以明代小说《封神演义》和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讲述了姬发的成长故事。
这并非《封神演义》的第一次改编。电视剧《封神榜》曾经风靡一时,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难忘的童年记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禁思考,为何影视剧会偏爱这些经典之作?
一座IP改编的富矿
影视剧对经典名著的喜爱早已显现。不妨拿起西游记作为例子,从1941年的《铁扇公主》,到如今上映或播出的多部“西游”题材作品,每一次都展现出不同版本、不同风格,但共同点是深受观众喜爱。
同样,《三国演义》的94版电视剧,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不仅推出了知名演员,还有至今仍被人提及的情节配乐。这一切并不令人意外。经典之作经过岁月沉淀后,其人物性格鲜明、内容丰富,为后来的创作者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积累了大量粉丝盘源源不断供给养分,无论拍摄方式如何,都能照葫芦画瓢或者根据其取材,自然而然地受到青睐,这些都是为什么它们成为IP“富矿”的原因之一。
然而,即便如此,有些好的作品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一面。87版《红楼梦》,86版《西游记》,以及2019年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有人持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新版电视剧中的台词现代化,以及某些角色造型设计,让一些观众感到失望或困惑。
怎么才能找到情感共鸣?
影视剧从古典名著或神话传说中取材,并不是问题所在,而是需要注意改编度和方向。当一个故事讲得恰到好处,制作精良,那么这种改编通常能够获得较好的口碑。如果没有诚意,没有逻辑,那么即使短暂吸引关注,最终也难逃被嫌弃的地步。
因此,在尊重原著基础上创新,同时服务当代观众,与时代精神相符合,这样的改编才算得上是好的。在这场关于古装剧时尚潮流的大舞台上,每一部作品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以此来证明自己是否值得被人们铭记。此外,它们还需要通过时间和观众的心智检验,以确保每一次回响都是正面的、温暖的人类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