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系列凭什么连续3部收获高口碑探索其在星际穿越影评中的社会影响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阿耐的《大江东去》以宋运辉、雷东宝、杨巡为代表,描绘了一代人在变革中的探索与突破,这部网络小说成为首部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后来,《大江东去》三部曲演变成了剧集《大江大河》系列。这段历史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事业发展迎来了强劲的动力。
从2018年第一部播出到2024年第三部收官,《大江大河》系列三部作品均保持在豆瓣评分8分以上,这样的口碑成绩不常见,更是难以取得。尤其是在系列剧集水准保持高位稳定上,更显得难能可贵。
《大江大河之岁月如歌》(以下简称《大江3》)结束时,我们见到了总导演孔笙以及导演孙墨龙。作为这套剧集连续参与并贯穿其中的“灵魂人物”,孔笙就改编故事和爆款密码进行了深入讨论。而孙墨龙,自第一季开始就一直参与创作,并于第三季担任导筒,也分享了幕后的点滴。
孔笙解释说,他们基本遵循原著,只有对于宋运辉这一角色进行了最多的改编。他生于1960年,与小说中的宋运辉同龄,是成长于七八十年代关键时期的人物。虽然他们经历不同,但时代背景相同。在被推荐阅读《大江东去》的过程中,他决定将自己经历过的时代拍出来。
最初计划只拍两季,每个季节分别讲述1978-1988年和1988-1998年的故事。但由于第二季故事太复杂,又拆出了新的第三季。不过,无论是第一、二还是第三季,《大江大的河》的核心——聚焦改革开放一代,在时代浪潮中立足未曾改变。
三个角色的代表性体现在国营经济(宋运辉)、集体经济(雷东宝)、个人企业(杨巡)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伏与成长,从学生到工人,再到管理者,宋运辉所面临的问题与变化也随着国企改革而变化。而他的离婚再婚,以及其他角色的人生选择,都反映了时代发展需要调整的事实。
尽管导演换了一批,但演员却始终保持原班阵容。王凯饰演宋运辄,从第一次戴眼镜开始,一直持续至最后,而董子健则从一个卖馒头的小男孩成长为商场上的企业家,其蜕变最明显。他从25岁初出茅庐,对世界和表演还充满好奇,一路走来逐渐理解生活和角色。
这个系列由不同的导演执刀,却依然保持统一性的风格。这归功于前后几位导员之间合作共识,以及对IP了解深刻。此前已合作过的一些导员,如孙墨龙,他们早已对这个IP有所认识,对剧情细节也有着共同把控。当他拿起摄像机准备执导第六次,那种感觉几乎是得心应手一样。
虽然观众关注的是人物关系,但孔笙解释说,这并不重要。“猎奇元素容易引发关注,但这不是我们剧集要传达的情感。”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叙述,让观众明白改革开放是一个怎样的人类历史,要表达的是积极向上的精神,是每个人都想改变自己的事实。而这些努力似乎成功,因为连续三部分作品都获得如此高评价,不仅仅是一次偶然事件,而是一个持续不断地证明自身价值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