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排片逆袭泰坦尼克号影评中的自然悲剧探究
导演乌尔善找到了冉平,希望他一起创作《封神三部曲》,但这个项目可能需要8年时间。冉平以为这是一个玩笑,但现在已经是这个项目的第十年了。改编《封神》这部作品并非易事,因为它与《西游记》一样,是一个经典的IP,各种版本的改编作品数不胜数,从真人剧集到动画剧集都有。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封神演义》的故事本身就存在很多变体和不同版本,这使得改编更加困难。更何况,要将一本章回体的小说改成三部曲,每部又要独立成章,这对于导演乌尔善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曾感叹:“三部曲的写作很复杂,有任何变化,前后都要来回调整。”因此,他找到了曾合作过《画皮Ⅱ》的冉平和冉甲男父女,一起开启了《封神三部曲》的创作。
特别是在编剧方面,冉平因为参与央视经典剧集《水浒传》的工作,对于改编名著有着丰富的经验。电影上映至今,《封神第一部》逆袭为票房超5亿,不少网友催促后续两部分,而也有观众认为这次改编过于颠覆。这次修改引发了许多讨论,其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人物调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导演乌尔善提出了一个新的设定——“质子旅”,即让姬发和殷郊这两个角色成为主角,让他们共同成长。这对原著中姬发并不重要的人物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使其变得更加鲜明、集中。而黄飞虎原本属于其他角色的桥段,也被融入到了姬发身上。
在制作过程中,他们还进行了一些调研,以了解90后、00后的观众对于“封神榜”的认知。在了解到这些年轻观众对原著并不熟悉的情况下,他们决定做出一些改变,将人物关系简化,将主要角色放在台面上,并且精简故事线路,使之更加符合现代观众口味。
随着电影的一步步展开,我们看到了姬发从无知到觉醒,再到与殷郊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们之间不断变化的情感关系。在结尾处,虽然有些内容割舍,但也为未来补充留下空间,比如那场与崇应彪对手戏中的鬼侯剑交锋,这场戏拍摄非常好看,只是未能完整呈现给观众。但根据前期计划,它将会在未来的某个形式上补回来。
除了这些,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中的价值观念转变,比如姬昌食子的戏份,在原著中是一种道德伦理上的谜团,而在电影中则被打破,以更符合当代价值观的心理状态展示。此外龙德殿里的四位质子和伯侯们对峙的戏,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现出极致坏劣的一面,为接下来周朝取代商朝提供了背景-setting,同时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个关键节点。而这些细节均能在姬发身上找到反映,如他一直保有的玉佩,即君子比德于玉,在中国思想层面具有极高的地位,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抹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