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辈侦察英雄如何用真情真诚再现抗美援朝的光荣瞬间打动新一代观众
在我与编剧刘戈建的三度合作中,电视剧《侦察英雄》不仅是我们继《功勋》之《能文能武李延年》单元之后,再次尝试创作抗美援朝题材剧集,更是一次深入探索历史真实感和观众情感共鸣的挑战。面对众多同一主题的作品,要制作出一部能够吸引特别是年轻观众喜爱的剧集,这确实不简单。
解锁和超越这类题材作品的关键,在于对那段历史进行深入挖掘。我们阅读了大量关于战争的文献、回忆录,并且走访了许多老战士,聆听他们讲述战斗细节。大家认为,《侦察英雄》的核心在于聚焦战争中的普通人,讲述志愿军战士们的人生故事;既要展现他们无畏牺牲、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也要让观众理解他们为何如此做,以及如何在战火中成长;既要还原志愿军战士们勇敢斗争的情景,又要让观众体会到他们智慧和谋略。
选择叙事视角也至关重要。在拍摄《功勋》时,我们选择了人物高潮时刻。比如,李延年参加过数十次战斗,而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带领官兵夺回失守的地带,是他“一生难忘”的战斗。而国产剧很少从侦察兵视角讲述抗美援朝故事,所以《侦察英雄》从这一特殊兵种切入,以小见大地完成宏大的叙事。
为了使故事更加真实可信,我们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态度,以史料为基础尽量符合历史事实和战争逻辑。剧本融合了大量来自历史真相的情节与人物,并邀请专业军事顾问参与,为演员提供指导并帮助训练。此外,还拍摄了大量外景戏及夜间戏以还原战争场景。
70年前的那场伟大战争里,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正义而战,为平安而奋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父亲曾经参与过抗日战争,他差点因为身边爆炸的事故失去生命,一段时间内与家人失去了联系。这场残酷又充满不可预知性的战争,让我明白每个人的命运都可能瞬间逆转。在这部作品播出期间,我了解到很多观众因为这些普通但英勇无畏的小伙子而落泪。这些战士代表着千万位志愿军队员,他们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同样值得用笔墨来描绘。
我的30多年的影视创作旅程让我认识到,只有真正踏上脚步,用心诚意去打动每一个看客,那么我们的艺术才可能留下痕迹、流传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秉承着尊重艺术规律,用真情打动人们的心灵,使作品变得更有力量,更有意义。